阿猫的博客

阿猫的博客

猫鱼周刊 vol. 080 中年人网购骗局

2025-09-14
猫鱼周刊 vol. 080 中年人网购骗局

关于本刊

这是猫鱼周刊的第 81 期,本系列每周日更新,主要内容为每周收集内容的分享,同时发布在

博客:阿猫的博客-猫鱼周刊

RSS:猫鱼周刊

邮件订阅:猫鱼周刊

微信公众号:猫兄的和谐号列车

私信:leslieleung@proton.me

头条

摄于大芬油画村,下午刺眼的阳光透过摇曳的树叶,树头挂着各式标牌,还有辆小孩的脚踏车。

这个地方算是比较踩雷,从宝安过去要坐一个多小时地铁,结果就是一个城中村(还算是很小的那种,一共就两条大街这样),没什么很特别的风景,只有几面网红打卡墙。如果是装点家居的话,倒是可以看看买几幅油画,价格不贵,大小都有;这里大街小巷都有可以体验画油画的,感兴趣的话可能也有点意思;另外还有给人画像的,这种就烂大街了。

这周看的文章不多,不过想法写得比较多一点。

文章

好好吃饭,别东看西看!

原文链接

作者很喜欢分散精力去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这是几个小故事的集合。

我并不是个注意力集中的人,所以我在吃饭、工作的时候,还会分出一个线程观察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

哈哈,很有同感。我小时候是话非常多的人,大概是初中的时候,经常因为说话太多被批评,然后当时我自己默默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少说多看」的习惯,在很想说话时抑制自己说话的欲望,转为默默观察。(当然这个习惯好像没有很成功,你看我现在就在疯狂输出,只不过是通过文字罢了)

日常#3 - 身上的红点、南瓜汤、胡辣汤、猪扒饭、纸上染了蓝、空洞骑士

原文链接

之前关注的博主,新开的「日常」系列文章。虽然都是分享性质,但是感觉写成文字会比在朋友圈之类看到一大堆图片更加舒服。有时候看到朋友圈里别人发的九宫格(同样都是吃喝玩乐),会产生一种「怎么别人的生活过得这么好」的失落感。反倒是这种长文配图的方式,会让内容更加丰满,有一种真诚的感觉,而不是炫耀「嘿你看我又去了某某地方」。

周末流水账 0913

原文链接

也是之前关注的博主 Solazy 的生活日常文章,主要也是吃喝玩乐。他的篇幅会更短一点,行文也轻松,看得很舒服。

我的博客设计

原文链接

上周刚推荐了「极客死亡计划」博客的设计,这周 Spike 也分享了他的设计。所以其实很多博客读起来觉得很舒服,其实背后经过了很多的努力和细致的思考,这点非常钦佩。

另外,「我不喜欢的设计/内容」这部分跟我之前分享过的「Yay or Nay」其实很相似。

想法

coding agents 的记忆

当前多数 coding agents 采用纯文本文件来做「记忆」,并且通过嵌套的方式,去支持用户/项目/目录维度的规则。问题是,一个是好像暂时没有发现会去主动更新、维护记忆的,第二是记忆没法跨工具/项目等去共享,或者是团队等去共享,编辑起来也不方便。当然这两个问题也有一定的办法可以解决,第一个是可以通过主动调用 /init ,第二个是采用类似 intellectronica/ruler 这种去做,然后把对应的文件也放到 git 上。

其实现实的问题是,我反复需要给 Claude Code 复制粘贴数据库的表结构,不然它会瞎猜一个不存在的字段,或者搞错字段的类型,这点真的让我感觉很蛋疼。虽然这个问题有比较多种方法可以解决,例如:

  • 在强类型的语言中使用结构体定义对应的数据库结构(没有 ORM 框架就用不了)
  • 使用数据库的 MCP(会有查询风险问题)
  • 把对应数据库结构的 SQL 放在项目代码里(项目中多数没有这个习惯)

所以我想搓这么个东西:

  • 多租户设计,支持多个空间
  • 空间支持多个成员,并且有管理员/读写/只读三种角色
  • 空间下可以建立项目(对应具体的 git 项目)
  • 空间里可以建立关联项目的记忆,也可以完全不关联任何项目;记忆可选是否与空间成员共享
  • 支持记忆的增删改查
  • 记忆有多种类型,其底层都是纯文本;类型包括 schemas(数据库表)、snippets(代码片段)、documents(产品、设计文档等)等,支持拓展
  • 成员可以创建 api key 供 MCP 使用,这个 api key 需要在建立时指定可以访问的范围(空间、项目等);后续用这个 api key 进行查询时,需要限制对应的范围
  • 提供以下几个 MCP tool:
    • get_memory(project, query) array(memory_item) 查询对应的记忆,返回一个列表;通过精确匹配+向量搜索,rerank 返回
    • add_memory(project, memory_item) 创建记忆
    • edit_memory(project, memory_item) 编辑记忆

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新建文件夹,并且 vibe 了一大堆跑不起来的代码。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有好的项目/方案参考,欢迎评论交流。

中年人网购骗局

记录一下分别发生在我爸妈身上的两次网购经历。

第一个是我爸在拼多多上购买了一台「小米电视」,大小是对的,面板也没有瑕疵,系统也是小米的,从他们的使用来说,一切都好。直到我回家,尝试投屏看 F1 比赛,发现投屏超级卡,一看它连了 2.4G Wi-Fi,怎么都连不上 5G,此为第一个破绽。然后我尝试输入 SSID 手动连接,这时候我才发现遥控器不仅塑料手感极其廉价,而且并不是蓝牙的,而是红外的,此为第二个破绽。另外,进入设置界面,系统无法更新,设备信息的界面也与小米系统完全不一致,按照对应的型号在网上也根本没有找到对应的型号,此为第三个破绽。其实到这里我已经知道,这多半是台山寨电视。再找到电视的包装,不仅包装上完全没有小米的 logo,只写了「国货」之类的字样,也没有任何的型号标识,更加没有说明书、三包等文件。所以我爸花了一千多,买了一台「只有系统是小米」的山寨电视。更气的是,因为这台电视就是给爷爷奶奶看,他们只会用机顶盒看电视台,不会用到其他的功能,如果不是我去投屏,根本不可能有人发现破绽。当发现买到山寨之后,他们的意见是,那反正够用,也便宜,就算了吧。

第二个是我妈在拼多多上给我买了一些菊花冲水喝,收到货之后发现包装上完全没有标注生产商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等,仅有一张打印的贴纸写着产地,销售地址是某中药城,还很「贴心」地标注了这是「初级农产品」。这是个很扯蛋的事情,假若这个东西吃完出了问题,商家可以拿这个条款出来赖:我不是卖的食品,你没有加工过就吃,吃坏了不负责。再往坏点说,这完全就是三无产品,不管怎么样商家就没有善意,你怎么保证买到的是好的?而我妈的话更是让我震惊:「我还以为初级农产品更好,没有添加剂」。

其实我之前也试过一次在 pdd 买过一个三无 U 盘,标价 17 元 32G,实际写入几百 M 就写不了了,申请退款直接就通过了。最离谱的是,我甚至好评返现薅了它 3 块。

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论调在说「网购」如何降低物价,在我看来完全是奸商和平台狼狈为奸,我此前完全想像不到这利润空间可以有这么大,又或者说原来对应的群体这么好骗。我爸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我妈也算有点文化,但就是被这些奸商和平台定向诈骗到了。我不敢想拼多多在二三线城市,或者更加薄弱的群体,是有多赚钱。

我对此无能为力,我只能跟他们说,以后再在网上买贵的东西,先给我看一下。

好好说话

一件发生在开源社区的闹剧,我觉得很典型,值得拿出来讲讲。事情是这样的,Meshtastic 社区里一个人做了一个中文固件(支持 CJK 字符的展示),然后开源社区有人提 issue建议他开源,这位认为对方怀有恶意,用 GPLv3 要挟他开源代码,但他已经提供了对应的 patch,于是他让对方「Fxxk off」。

我觉得最哭笑不得的是他对别人这一句话的理解:

Hi. I understand your concern, but it might be worth looking into it. Also, Meshtastic is GPL3, so the patch HAS to be released anyway. And we at Meshtastic would really like to see it.

他说,这个 「HAS」用了强调语气,结合 「anyway」,这是恶意的。

我不知道他从哪里理解出这个恶意,这句话全都是委婉语气,看上下文人家只是希望他去提一个 pr,Discord 上别人也认为他过度反应了。结果他的这番发言居然在国内社区获得了不少支持。

我觉得国内在开源社区有一些误区,真的成为中国人在社区反复出丑的原因。

第一个是对开源工作的态度。开源本身就是「为爱发电」,不是因为没人原因为你的工作付出经济或者情绪价值,开源本质是不藏私地分享。用上一期的话来说,如果经常纠结别人白嫖你的工作,那也是对你自己的不尊重。

第二个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在 GitHub 上有很多非英语母语的人,像日本、印度等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母语也不是英语,但是大家都能用英语去协作,唯有中国人特别喜欢用中文,或者就是写不好英语。我觉得在语言上没必要扯什么民族自信的事,要以约定俗成或者方便沟通为主。英美很强大,但万国邮政联盟的工作语言不还是法语?所以学好用好语言是没有借口的。

第三个是友好交流。这个人的心态很差,不知道他为什么预设了对方是恶意的,是想要白嫖他的代码,因此影响了他的理解,而且用 fword 去回应对方。国内社交平台的戾气是相对比较重,但我真的很少在 GitHub 在中文以外的语言有骂街的。不管怎么样,在互联网上好好说话,应该是一件很基础的事。我也有项目,有人提了 issue,我没有时间精力去做,我会很礼貌跟对方探讨难点在哪里,委婉地拒绝。或者别人有疑惑的地方,我也会尽我所能去讲解。

项目

ruler

intellectronica/ruler - GitHub

项目链接

可以把规则应用到全部的 coding agent,其实就是把内容同步到 CLAUDE.md 等。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上面提到的问题。

bayes_spam_sniper

ramsayleung/bayes_spam_sniper - GitHub
项目链接

利用贝叶斯算法实现广告拦截。跟我之前提到的个人信息源过滤有点关联,其实前期也可以用传统的算法去尝试过滤。

最后

本周刊已在 GitHub 开源,欢迎 star。同时,如果你有好的内容,也欢迎投稿。如果你觉得周刊的内容不错,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让更多人了解到好的内容,对我也是一种认可和鼓励。(或许你也可以请我喝杯咖啡

另外,我建了一个交流群,欢迎入群讨论或反馈,可以通过文章头部的联系邮箱私信我获得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