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猫的博客

阿猫的博客

猫鱼周刊 vol. 078 我的 Dev Portfolio

2025-08-24
猫鱼周刊 vol. 078 我的 Dev Portfolio

关于本刊

这是猫鱼周刊的第 79 期,本系列每周日更新,主要内容为每周收集内容的分享,同时发布在

博客:阿猫的博客-猫鱼周刊

RSS:猫鱼周刊

邮件订阅:猫鱼周刊

微信公众号:猫兄的和谐号列车

私信:leslieleung@proton.me

头条

最近没出门拍照,之前拍完的一卷蓝凤凰也还没洗,准备等另一卷金 200 拍完一起送出去洗,所以没有头图可以用了。

这周几乎都在重构我的通知项目 Heimdallr,借助 Claude Code,我给它加了一个前端管理界面,后续还会加上按时间聚合通知、推送记录等功能。这周的内容也不多,索性「想法」部分多写点。

文章

英文罪名小赏

原文链接

又是我非常喜欢的词源学的文章,这次介绍的是英语中常见的一些罪名,最近在看《The Rookie》,也经常碰到这些。

这个博客的背景和字体看起来很有质感,阅读起来很有感觉,每次碰到更新我都会打开原网页去阅读。这次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交互,往上滚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一个小蝙蝠,实现回到顶部的功能。这个挺有意思,不会一直展示在页面上碍眼,蝙蝠图案也跟博客整体氛围很搭。这就是自己写博客程序的好处吧!

在 AI 时代,我却更渴望代码

原文链接

作者利用 AI 学习源码的经历分享。

现在有很多制造焦虑的资讯,经常在说「用某某 AI 花 xx 时间做了一个 yy」,或者说什么职业要被 AI 取代了云云,但其实对大家来说,最直接的事情是:

我的那些曾经只停留在 todo list 里的想法,终于可以一个个实现。

因为 AI,我最近又重拾了一些之前做的 side project。就像上周所说:

在 AI 时代之前,这个想法会因为我没有前端能力,又一直不愿意去学前端而搁置。另外,有些明知道怎么写,但是没有时间精力去写的东西,也可以交给 AI 去做了,我只需要做产品经理和监工就行。

想法

我的 Dev Portfolio

因为刚毕业的时候买的三年 JetBrains All Products Pack 要到期了,所以我最近又重新评估了一下手头在用的开发工具。之前因为使用 Cursor,我基本上不怎么用 JetBrains 家的 IDE 了(靠,才想起来 GitHub Copilot 居然也还在续费)。虽然订阅过期后,我还可以永久使用回退许可(2024.2),但我已经着手列出了一些我很喜欢,离不开 JetBrains 或者需要找到替代的功能:

(后续我会频繁提到 vscode,泛指 Cursor 等以 vscode 为基础的 IDE)

  • git 可视化提交记录:我不喜欢用单独的软件(例如 SourceTree 之类)去做 git 的管理,vscode 的 GitLens 我也用不惯。我习惯用命令行做 pull、commit 之类的大部分事情,但是很需要这个可视化的提交记录(包括查看 diff 等)。写到这里我发现它的 resolve conflict 功能我也很喜欢。JetBrains 有一个在测试中的 git 工具,有点期待。
  • 数据库插件:可以连接各种数据库,开发的时候会很方便。vscode 上的插件大多非常简陋。
  • 启动配置:IDE 右上角的启动配置,可以设置启动参数、命令行参数等等;vscode 中有类似的,但是就是没有这么方便配置和好用。尤其是运行单测时,在单测函数旁边点击运行就行,这个在 vscode 中好像做不到。
  • 跳转、代码提示:JetBrains 的「就是好用」(just works)。
  • Debugger:用得很少,但还是习惯 JetBrains 的。
  • 快捷键:同上。但是 vscode 的 command palette 也很好用。

不得不说 JetBrains 的的确确是我的白月光,我的使用习惯完全是它的样子。但是比较遗憾我不打算继续续费了,但也许我会继续拿开源项目去搞开源许可继续去偶尔用一下。它主要的问题是:

  • AI 功能毫无特色。这部分我不知道怎么细说,就是很粗略的感觉,甚至都没有详细体验下去的欲望。GitHub Copilot 的支持也比 vscode 落后一截(last time I check,因为我也没什么兴趣去体验)。
  • 卡,卡得很。先不提它是 Java 写的这件事,如果你同时在写 PHP 和 Go,就要同时打开 PhpStorm 和 GoLand,对 16G 内存的机器来说可不是那么友好。

所以我现在的 portfolio 是:

  • Cursor:主力 IDE,主要使用 tab 功能,以及 Claude Code 陷入死循环时用 gpt-5 当替补。20 刀的用量太少了,狠狠用一天就能用完。
  • Claude Code:主力 AI,配合 gaccode 的月卡实现爽爽写。
  • DataGrip:数据库工具, 虽然也有 TablePlus,但是工作中有时候用到 ClickHouse、Presto 之类的,这个支持的广一点,而且已经付过钱了。

大致是这样,如果大家有好的插件、工具推荐,欢迎留言。

Yay or Nay

由于我每天都会看挺多文章,长久以往我发现自己形成了一个对文章的筛选标准。这里我尝试总结一下,分为 Yay(好)和 Nay(不好)。我会把 Nay 放在前面,因为 Nay 会导致我看两眼就关掉文章,而 Yay 会让我看完之后再回味,或者放到周刊里推荐。

Nay:

  • 大段复制粘贴,或者是翻译的文章,或者 AI 味很重的文章:拜托,别生产垃圾。
  • 使用大量 AI 配图:同上,如果图片不能辅助文章的表达,那就是画蛇添足。「图文并茂」不一定会让文章变得更加有趣,更别提我其实相对很反感 AI 配图,尤其是某几个风格,简直看得审美疲劳。
  • 全文大部分是代码,没多少文字:其实重点还是「没新意」。如果有比较独特的想法,一定是会花更多的篇幅在文字的表达,而不是大段的代码,因为核心代码不会太多。
  • 弹窗,页面排版差,或者发布在臭名昭著的平台:有网站上来就弹窗让你关注 ta 的公众号;也有的网站有很多奇怪的样式(例如背景有动画、边角有看板娘之类,甚至播放音乐)。还有就是发布在 CSDN、知乎这类本身就在强奸用户的平台。

Yay:

  • 我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上面的词源学,或者是 AI、摄影、生活之类,难以逐一概括。
  • 良好的排版,有趣的风格:不用多说,这类我会专门打开网页去看。

我之前有一个想法,是做一个个人的偏好引擎,每一次看到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文章,就通过一个接口给它打标,学习我的偏好;然后通过浏览器插件或者 RSS 过滤等方式,帮我过滤掉一些没意思的文章。也许上面的内容会成为它的 prompt。

拓竹 CyberBrick 卡车

前两周就拼好了忘记发了。好玩的过程是拼装,拼好之后就有点索然无味了,就是比较普通的遥控车。

打印的部分没什么大问题,有一块 TPU 的部件,自己切片用 PLA 打了,其他都是用官方的打印配置直接打印。那块 TPU 的部件是前轴,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还是因为我组装有问题,这个车会跑歪。

组装的话会比之前的遥控是更大的工程,笨手笨脚的话耗时两三个小时左右,算是大人玩的赛博拼图吧,跟着官方的 PDF 不算很难。有几个要用到胶水的地方,因为前面踩过坑了,这次终于没被胶水粘到手。这里分享几个 tips:

  • 要打非常多的螺丝,建议用电动螺丝刀。
  • 打印一个螺丝托盘,以及一些小的收纳筐来装各种小零件。我打了一个 2+1 的螺丝托盘,小的区域装螺丝(整个项目只有一种螺丝规格,好评!),大的区域放当前步骤的零件。小收纳筐可以方便提前从整个 kit 里抓好这次要用的零件。
  • 备一个镊子,装灯的时候要用,另外用胶水的时候也可以避免手碰到。

项目

meshing-around

SpudGunMan/meshing-around - GitHub

项目链接

我之前就介绍过 Meshtastic 和它的中国社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离网通信组网项目,目前增长得挺迅速(已经满了一个 500 人的微信群),深圳这边已经可以完全实现离网通信了。

这是一个 BBS 脚本,可以实现一些机器人功能。Meshtastic 这种离线组网和业余无线电一样,需要找到一些平时的应用,或者说乐趣,才能推广开,或者说让人坚持下去。光聊天这一种功能,替代不了微信。深圳这边每周五会有点名活动,参与的人不多,但是好像比国内其他城市都走得前了。在折腾这一块,还是有挺多好玩的方向,例如做太阳能节点、放生野外节点、用模块手搓 DIY 超低成本节点等等。

最后

本周刊已在 GitHub 开源,欢迎 star。同时,如果你有好的内容,也欢迎投稿。如果你觉得周刊的内容不错,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让更多人了解到好的内容,对我也是一种认可和鼓励。(或许你也可以请我喝杯咖啡

另外,我建了一个交流群,欢迎入群讨论或反馈,可以通过文章头部的联系邮箱私信我获得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