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猫的博客

阿猫的博客

猫鱼周刊 vol. 081 开源是地狱

2025-09-21
猫鱼周刊 vol. 081 开源是地狱

关于本刊

这是猫鱼周刊的第 82 期,本系列每周日更新,主要内容为每周收集内容的分享,同时发布在

博客:阿猫的博客-猫鱼周刊

RSS:猫鱼周刊

邮件订阅:猫鱼周刊

微信公众号:猫兄的和谐号列车

私信:leslieleung@proton.me

头条

这周天气比较差,尤其是周末两天都在下雨,所以这周又没有出门拍照,这周又没有头图咯。

这周写了一篇 Ghostty 折腾小记,其实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一些字体相关的东西。另外字体这个东西真的非常个性化,我最喜欢的类型是等宽无衬线;而且看惯某一款字体后,大脑识别起来会更快一点,主观上就是看着「更舒服」。

文章

医学考古:旧约、不孕不育和曼德拉草

原文链接

从圣经的记录去研究亚伯拉罕家族的不孕不育案例。说实话整篇文章我看得一知半解,但是就好像吃瓜一样看完了,确实蛮有意思。

像宗教、传说这一类故事,深挖的话其实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现代科学解释,但是更多地在民间归因为「神力」。我是非常科学理性的人,但是之前生病的时候我还是去拜了神,说实话我其实说不上信或者不信,但是更加有意义的是「拜神」这件事其实更多是「心理安慰」,在现实残酷或者前途未卜的时候,坦然的心态显然比慌张更能面对未来。

这个作者也很有意思,之前关注到 ta 是几篇技术文章,冷不丁来一篇医学 x 宗教/历史的文章,也是很强的反差。

个性化广告的隐私边界(上)

原文链接

讲解了隐私、安全、匿名的概念,并且从几个常见误区来解释。

我觉得有几点需要补充:

一是你在用的免费服务都在用你的「用户画像」赚钱,诸如 Alphabet(Google 母公司)和 Meta(Facebook 母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广告业务。

第二是,虽然用户画像不等价于个人信息,但是国内服务的匿名化和保护通常做得不够好,尤其是一些小公司的服务,经常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这不是无心之失,而是故意而为之:匿名化、安全等需要额外的研发和投入,博弈之下,出事之后冷处理或者鞠躬道歉甚至全网封杀的成本更低。

最后是国内公司滥用隐私早成习惯,这从当年百度李彦宏说「中国人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就能窥见其端倪。早年都是不问自取,立法之后,变成半哄半骗地让你同意,更过甚有拼多多利用 0day 漏洞窃取数据等等。

这几条连起来其实很明晰:所有公司都会在法律边缘试探,以获取最大的利益,你的隐私在里面只是别人的垫脚石。

更新博客 License

原文链接

关注的作者的一个疑惑:

我是否遵循了引用文章的 License,是否存在侵权。

在博客的很早期我其实考虑过这个问题,也考虑给自己的博客用什么 license,但是这件事渐渐就被淡忘了:没有人会愿意抄袭我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博客,况且我的博客写的都是一些自娱自乐的内容,一般没什么经济价值。不过我一直没有淡忘的是正式的引用,例如周刊会在每篇文章都给出原文链接,文章会在末尾给出 Reference 等。

这件事提醒了我,审视自己的博客,我最可能的 violation 是分享了一些有 copyright 的内容,但是确实「内容较多」已经无法一一再考究;更多的情况下,大家都没有标明版权,或者采用 CC-BY 等,我目前的做法应该是符合规范的。作为保底,如果你对某些内容有争议,可以联系我解决。

想法

反作弊与隐私

最近玩三角洲比较多,每次启动的时候都有一个弹框引导我安装开机自启的所谓「守护程序」,实现反作弊功能。开喷之前我先叠盾,不是说反作弊这件事情没有意义,只是厂商借着「反作弊」的名号越过了一个边界。

我觉得这产生了很多问题:只有我有正当理由(反作弊),我就可以光明正大抄你的家(扫盘)吗?如果我没有同意扫盘,但是扫出了作弊的证据,是否可以作为封禁的理由?更甚,如果在扫盘过程中,发现「违法证据」(例如盗版影视资源)是否也可以对用户作出行动?另外,扫盘造成的磁盘磨损、损坏,是否可以认定为损害用户的财产或者是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当然了,这些问题早被相应的法务包得圆圆的,估计在启动游戏的时候你就默认同意了这些不平等条款,怎么可能告得赢南山必胜客呢。

这就是我所说的边界,从技术上说,只要扫盘这个行为一旦发生,想要实现上面的功能轻而易举。也从技术上说,用扫盘这个手段来反作弊算是技术能力很差的保底手段,以及对游戏环境本身的嘲讽。游戏机制、玩家引导、更好的反作弊技术等等都是不错的努力方向,偏偏要出个下策。

开源是地狱

上期好好说话的后续。太讽刺了,这个人在国内社群拉帮结派,然后去 Discord 上喋喋不休追讨。最后人家取了这个截图,配上一句极为讽刺的话「那边的人心态就是这样」。

另外吃瓜了微信聊天和 Discord 聊天之后,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微信的聊天争论的点在 「HAS」的咬文嚼字和作者到底有没有遵守 GPLv3(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当事人引导的结果),而 Discord 的吃瓜群众则是好言相劝冷静一下好好说话。

我只能说很讽刺,也许在国内开源确实就是地狱,社区就是地狱,大家都没法好好说话,通过在互联网上满嘴喷粪去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

项目

obsidian-velocity

Gonzalo-D-Sales/obsidian-velocity - GitHub

项目链接

适配了新的 Liquid Glass 风格的 Obsidian 主题,很简洁优雅,已经换上了。

霞鹜文楷

lxgw/LxgwWenKai - GitHub

原文链接

一款开源的中文字体。之前在折腾终端字体的时候找到的,其实这个中文字体在阅读场景不错,用在博客或者电纸书上应该很舒服。

工具/网站

MCP Registry

网站链接

(终于又给这个名存实亡的板块写点东西。)

GitHub 出的 MCP Registry,其实没啥特别,就是准入门槛比其他 registry 更高,但是 install 功能就只能安装到 vscode,略显鸡肋。

最后

本周刊已在 GitHub 开源,欢迎 star。同时,如果你有好的内容,也欢迎投稿。如果你觉得周刊的内容不错,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让更多人了解到好的内容,对我也是一种认可和鼓励。(或许你也可以请我喝杯咖啡

另外,我建了一个交流群,欢迎入群讨论或反馈,可以通过文章头部的联系邮箱私信我获得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