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猫的博客

阿猫的博客

猫鱼周刊 vol. 066 3D 打印入门体验

2025-05-25
猫鱼周刊 vol. 066 3D 打印入门体验

关于本刊

这是猫鱼周刊的第 67 期,本系列每周日更新,主要内容为每周收集内容的分享,同时发布在

博客:阿猫的博客-猫鱼周刊

RSS:猫鱼周刊

邮件订阅:猫鱼周刊

微信公众号:猫兄的和谐号列车

私信:leslieleung@proton.me

文章

AI 正在让人变得前所未有地自以为是

原文链接

一篇言辞非常激烈的文章,跟我之前的观点非常契合。

其中最让我愤怒的,就是那些对软件开发毫无了解,没有学过任何相关知识,觉得开发软件就是写代码,所以让 AI 帮自己写代码,就可以把自己称作「程序员」了。他们的无知令人发笑,他们觉得一个计算机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干的事情就是这个行业内所有人做的绝大部分工作。

你可以用 Cursor 这样的工具把你的好想法变成现实,但别把自己当成程序员,更别他妈的说,因为会用 AI,自己早上是程序员,下午是作家,晚上是自媒体人这种自负得令人作呕的话了,请停止侮辱更多的群体。你不过是个付了钱,连提示词都不一定写得清楚的用户而已。

之前我还是说得委婉了,我说「警惕懂哥」,其实很大部分自媒体人真的就只是自媒体人,不是什么产品经理、程序员。

那些拿 AI 当作自己的第二大脑的人,很可能连第一个大脑都没好好用过。如果让 AI 生成了一大串回答,仅因为「我觉得很有道理啊」就把它视为可以用自己的嘴复述出来的思想(尽管很多时候都是复制粘贴),那这话到底是 AI 说的还是你说的,你到底有没有思考,你的脑子到底有没有动过

这是另外一面了。在 AI 刚出的时候我就说,有很多人拿着 AI 的答案来当作什么金科玉律,甚至在工作中也拿着 AI 答案说道。也有很多人在拿 AI 写文章,把 AI 的随机输出当作自己的产出。在大学里面,学生拿 AI 写作业和论文,学校检测里面的 AI 率,学生又开始搞降 AI 率之类的事情,那是真的魔幻。

其实说到底,最为宝贵的一直都是原创。以作曲家为例,纸笔不是他们的原创,五线谱也不是他们的原创,只是他们的工具;他们使用灵感和这些工具作出的曲子才是他们的原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部分。

我的三天心动原则

原文链接

很有意思的一种购物方法,通过引入冷静期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冲动消费。

如果我对一个原本没有采购计划、并非刚需的物件儿突然心动,想要购买,我不会立刻下单,而是给自己 3 天的冷静期。在这 3 天里,如果我每天想起这个物件儿时,依然觉得它很吸引、很需要,那么就可以考虑购买。

冲动消费,感觉最早的形式是「橱窗购物」。当然了,现代社会这种「橱窗」无处不是,一打开手机各种信息流里都是充满刺激的「橱窗」。

很多时候,我们的消费冲动是被外部刺激触发的,比如限时优惠、博主安利,或者精美的广告图片。

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其实冷静期里可以思考的事情还有「有了这件物品可以解决什么已有的问题」,而不是「有了这件物品可以做什么事情」。这两个问题看上去很相似,但是又有点区别。

「有了这件物品可以做什么事情」是商家经常宣传的口径,让你对这件商品上头,是「创造需求」。举我购买 DJI Action 4 的时候的例子,买的时候我想的是买了我就可以拍点骑行、旅游的视频,结果购买了一两年,一条视频都没剪过。

而「有了这件物品可以解决什么已有的问题」则是从自身需求出发去进行选购。例如我最近买的 3D 打印机,虽然我暂时还不会建模(在学了),但是此前我已经多次购买过 3D 打印的产品,也有一些小物件拜托同事帮我打过,购买之后我确定它可以帮助我打一些好玩的东西,持续给我创造价值。

感受富士山的壮丽美景:《摇曳露营 △》圣地巡礼之富士宫

原文链接

上期介绍过一种沿着地铁线路的旅游方式,这期碰到另外一种也很知名的旅游方式「圣地巡礼」。

我看的日本动漫其实不多,也就一年看一两部番的水平,正好摇曳露营是我看过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部,所以这篇我很认真看完了。不得不提,文旅文旅,文化和旅游是相互促进的。当地的政府、商户都在动漫火爆之后给对应的地方加上一些联动,整个生态看起来非常健康。

不过圣地巡礼这种方式似乎只比较适合日本(别的影视作品没有那么多现实中的打卡点),而且适合你已经去过很多次,想找一些新鲜小众地方去的场景。

想法

3D 打印入门

上期分享到,趁着国补优惠入手了拓竹 P1S Combo。如今一个星期过去,分享一下使用的体验。这周前一段时间还是比较「蜜月期」,在手机 App、MakerWorld、Printables 等等网站找了很多东西打印。我比较关注的东西主要有三类:解压玩具、收纳物件以及数码配件。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下图这个「鲨匕」,跟我原来工位上的小熊虫组合一下正好变成一个很有 feel 的摆件:「吗的鲨匕」。

然后是下图这个卡包,顺便展示一下打印机里自带的延时摄影摄像头视角。这个卡包可以塞进三张卡,以及有一个装现金的小抽屉,还挺好用的,已经放在包里了。

然后是这个 DJI Action 4 的扫街套装。前面有段时间特别火,隔壁家甚至官方出了一个套装。有打印机的话几块钱成本就可以自己打一个出来玩了,还是很方便的。

不得不说,拓竹把入门的门槛降得很低。不需要自己折腾机器的组装、封箱,校准的流程也是自动的,没什么东西需要配置。也不需要自己折腾切片配置,直接从 App 里就有现成的配置可以套用,一键打印。这种「到手即用」的体验降低了入门期间的挫败感,估计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它的退货率和客服需求(x?

跟一开始收藏了一大堆东西一直打个不停相比,现在「蜜月期」有点过了,进入了漫长的学习、踩坑的过程。只会在手机 App 上点别人的配置直接打印是很容易厌的,好在这个领域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和折腾,例如学习切片软件优化打印的效果、省时间省耗材等,又或者学建模来给自己量身订造一些东西。在 Discord 老哥的推荐下,我从 BambuStudio 换到了开源的 OrcaSlicer(等于是原版的 BambuStudio),功能是完全兼容的;也开始慢慢看一点 Fusion 360 的教程,学一点点建模。

环西丽湖绿道骑行

周日中午小红书刷到了环西丽湖绿道,看了下一圈大概在 15 km 左右,离我家也不远,看天气阴凉也不下雨,当机立断去骑了。

总体体验算是不错,比之前骑山海连城好,主要是路段上行人相对没那么多阻挡比较少,路上有不少山间景色,小溪、水库之类的。路线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地方没有连起来,有的地方需要借道外面的公路,也没有明确的指引,导致很多地方走错路绕远了。另外有的路线有很陡的上下坡,对我这种菜腿真是不太友好(虽然也能骑上去),刹车刹得也很累(这路线设计这么喜欢急下坡栈道!)。

需要注意共享单车不能骑进去,有些入口有单车店可以租车。路线里有不少驿站可以喝咖啡饮料,也有自动贩卖机,不用担心补给。

项目

OpenDeepWiki

AIDotNet/OpenDeepWiki - GitHub

项目链接

上周读者 吉吉如律令 投稿,一个开源版本的 DeepWiki,可以私有化部署。

Zen Browser

zen-browser/desktop - GitHub

项目链接

一个有点像 Arc 的新浏览器,主打是纯净和隐私保护。目前 Arc 已经不积极更新,如果有一天完全停更,可能就考虑切换过去。其实 Arc 的 AI 功能我很少用,跟 Google Chrome 最大的区别或者是我比较喜欢的点只有侧边栏,以及切换多个空间的功能。Arc 目前还有些比较难绷的点,就是有些插件窗口根本打不开,tab 的同步也有问题,等实在用不下去应该会考虑切走了。

最后

本周刊已在 GitHub 开源,欢迎 star。同时,如果你有好的内容,也欢迎投稿。如果你觉得周刊的内容不错,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让更多人了解到好的内容,对我也是一种认可和鼓励。(或许你也可以请我喝杯咖啡

另外,我建了一个交流群,欢迎入群讨论或反馈,可以通过文章头部的联系邮箱私信我获得入群方式。